工作内容 |
学校职责 (职能部门:百人牛牛) |
学院职责 |
专业 |
规划 |
1.结合学校发展目标和定位制定学校专业发展规划; 2.组织新专业的申报、评审和上报工作。 |
1.根据学科发展、社会需求、教学条件等提出学院专业建设规划; 2.组织新专业的申报,填写申报材料。 |
管理 |
1.为专业建设的师资、教学条件等提供支持; 2.确定专业招生计划; 3.组织重点建设专业的申报、检查、验收; 4. 制定专业质量标准,定期开展新专业、重点专业、特色专业等校内评价工作。对专业建设质量进行检查。 |
1.提出专业建设的思路、建设计划; 2.组织申报和完成有关专业建设的项目; 3.对专业学生进行管理; 4.执行专业质量标准,并对专业建设进行自评;接受学校及上级部门开展的专业评价和专业认证工作。 |
人才培养方案 |
制定 |
1.提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意见和要求; 2.安排人才培养方案制(修)订工作,原则上每四年组织一轮修订; 3.组织人才培养方案的审定和编印。 |
1.根据学校安排,制(修)订所属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; 2.组织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校内外专家审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,按时上报。 |
实施 |
1.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向学院下达学期教学任务,协调各学院的教学安排; 2.审批人才培养方案执行中的变更; 3.审定教师的任教资格; 4.编制全校课程安排表; 5.组织全校性选修课程的选修; 6.审批调课、停课申请; 7.协助校办编制校历。 |
1.向系(室)或相关部门分解学校教学任务; 2.确定课程主辅讲教师,组织编写教学进程; 3.提出人才培养方案变更申请; 4.检查教学任务落实情况; 5.审核教师的停、调课申请。 6.组织和指导学生选报选修课程; 7.通知师生考试、放假和其它安排的日期。 |
课程大纲 |
课程大纲管理 |
1.提出制(修)订课程大纲的原则、规定及内容要求; 2.安排课程大纲的制(修)订和编印; 3.批准制(修)订的课程大纲; 4.组织专家抽查课程大纲的执行情况。 |
1.组织制(修)和审核课程大纲,并按要求上报; 2.提出修订课程大纲的请示; 3.检查课程大纲的执行情况。 |
学籍 管理 |
注册 |
1.根据有关政策制定学生注册相关规定; 2.处理未按规定注册的学生; 3.向上级部门上报学生报到注册情况。 |
1.组织学生报到注册; 2.了解未按时注册学生情况,并及时上报学校; 3.提出对未按规定注册学生的处理意见。 |
成绩 管理 |
1.汇总全校学生学习成绩; 2.检查学生成绩输入的情况; 3.审核向外提供的学生成绩; 4.审批学生的缓考、免考、免修申请。 |
1.组织输入、核对学生课程成绩,统计补考学生名单; 2.审核学生缓考、免考、免修申请,报百人牛牛审批; 3.通知学生及学生家长学期成绩,并接受学生成绩查询。 |
学籍 管理 |
1.不断完善学籍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; 2.审批学院上报的休、复、转、退学申请; 3.提出学校留(降)级、开除学籍学生名单,报学校批准; 4.统计全校学生学籍异动情况。 |
1.审核休、复、转、退学学生申请; 2.制定学生学习预警及帮扶机制的实施细则,对学习困难学生实施帮扶; 3.提供学籍异动学生名单及有关材料。 |
学历与 学位证书管理 |
1.审批学院上报的学生毕业资格,办理学历证书; 2.审批学院上报的毕业生学位资格,办理学位证书; 3.向省教育厅提供毕业生相关材料; 4.负责已离校毕业生相关证书的补办工作。 |
1.初审学生毕业资格,向学校提交初审报告与学生名单; 2.提供需要讨论的学位申请者名单及有关材料; 3.保存学生学籍相关资料。 |
调转 专业 |
1.制定本科学生调转专业文件,组织审定学院上报的调转专业学生及条件; 2.组织学生调转专业要求的测试; 3.审核调转专业学生名单,报学校批准。 |
1.组织、动员本学院学生的调转专业工作; 2.上报本学院学生的调转专业名单; 3.参与转入本学院专业学生的测试; 4.接受转入相关专业的学生。 |
教学 档案 |
教学 档案 |
1.协同学校档案室确定各类教学档案内容、保存范围和时限; 2.按时整理各类教学资料并归档; 3.检查各学院教学档案管理工作。 |
1.及时收集、整理本学院的教学档案材料; 2.分类、保管本学院的教学档案; 3.检查和督促所属各科室教学档案管理工作。 |
考试 |
校内考试 |
1.提出课程考试的总体安排及基本要求; 2.组织全校的期末考试,汇总考试试卷,印制、保管、分发试卷; 3.检查考试纪律,配合学生处处理考试违纪事件; 4.协调组织外语、计算机等通识必修课程的总补考; 5.审批已离校毕业生的补考申请,并组织补考; 6.提出建立试题库或试卷库的要求及实施办法。 |
1.组织建立试题库或试卷库; 2.安排期末考试监考教师; 3.组织课程补考,上报补考成绩; 4.组织考试试卷、成绩的评阅和分析,按规定上报成绩和装订试卷资料; 5.参与考试纪律的检查和对违纪事件的处理。 |
国家级和省级考试 |
1.确定考试与课程成绩认定关系; 2.组织报名和安排考务; 3.组织考试培训; 4.上报考试结果。 5.发放证书。 |
1.按有关规定组织学生报名,审查学生考试资格; 2.参与考试准备和培训; 3.安排监考教师; 4.统计学生成绩,提出分析报告。 |
实践教学 |
实验 实训教学 |
1.制定全校实验(实训)室建设发展规划和工作规程; 2.提出实验(实训)课程大纲编写规范,并组织汇编; 3.抽查实验(实训)教学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质量; 4.汇总和分析实验(实训)教学情况,进行实验(实训)室建设评估; 5.组织重点实验室的申报和评审。 |
1.制定实验(实训)教学计划,编写实验(实训)课程大纲; 2.准备实验(实训)教学,安排实验(实训)教学教师,组织各项实验(实训)教学活动; 3.组织实验(实训)教学建设和改革; 4.组织开放实验室。 |
学科竞赛 |
1.组织学校和全国、全省的各类学科竞赛; 2.组织竞赛培训; 3.上报竞赛成绩; 4.颁发竞赛奖励。 |
1.组织学生参加校级及以上的学科专项竞赛活动; 2.安排竞赛指导教师,参与竞赛训练或培训; 3.组织学院内的竞赛活动,并进行表彰和奖励。 |
实习见习带教 |
1.提出实习、见习和带教的基本要求,组织审定实习、见习的课程大纲; 2.审定实习、见习和带教的经费预算; 3.提出改进实习见习教学的意见与建议,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。 |
1.制定实习、见习的课程大纲; 2.组织实施实习、见习和带教工作,并对其过程进行管理; 3.检查实习、见习和带教过程,处理出现的问题; 4.对实习、见习和带教工作进行考评和总结。 |
课程设计 |
1.提出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; 2.对课程设计结果进行抽查,推广设计先进经验。 |
1.制定课程设计计划; 2.组织课程设计,并进行考核; 3.收集、整理和保管课程设计资料。 |
毕业论文(设计) |
1.制定毕业论文(设计)的管理办法和基本要求; 2.检查毕业论文(设计)各环节的实施情况; 3.组织评选校级优秀毕业论文(设计)和优秀指导教师。 4.对当年的毕业论文(设计)进行统计分析。 |
1.组织毕业论文(设计)各个环节的工作; 2.评定毕业论文(设计)成绩,评选推荐优秀毕业论文(设计)和优秀指导教师; 3.收集毕业论文(设计)相关资料,按要求装订成册,并进行保管。 |
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|
1.制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规划; 2.提出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总体要求,并负责校级基地挂牌工作; 3.负责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工作。 |
1.制定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规划; 2.联系并落实校外实践教学基地; 3.参与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; 4.组织学生的教学实习工作。 |
教学 质量 监控 和 评价 |
教学质量监控 |
1.提出教学质量监控的基本要求和办法; 2.组织督学进行教学质量检查; 3.监控教学运行过程,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; 4.收集教学信息,汇总、整理、分析各类教学质量的统计数据。 |
1.监控本学院和所属专业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运行状况; 2.开展教研活动,组织专家进行教学质量的检查; 3.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; 4.协调与其他学院和部门在教学中的关系。 |
教学质量评价 |
1.制定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案; 2.组织党政部门领导、督学和学生进行评教; 3.组织有关提高教学质量的专题研讨、教学观摩、经验交流等; 4.汇总评教信息,对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; 5.组织教学质量优秀教师的评选和颁奖。 |
1.根据学校要求制定具体教学质量评价方案,并组织实施; 2.组织开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 各种活动; 3.组织专家、同行、学院管理人员的听课和学生评课; 4.开展教学观摩和诊断性听课活动; 5.上报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汇总表; 6.推荐教学质量优秀教师。 |
教学 管理 |
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|
1.制(修)订全校性教学管理文件和相关制度; 2.检查制度落实情况。 |
1.根据学校要求制(修)订本学院教学管理文件和相关制度; 2.检查本学院执行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情况。 |
教学管理队伍 |
1.提出教学管理队伍的编制; 2.组织教学管理队伍的培训。 |
1.安排教学管理人员的具体工作;2.提出教学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学习计划。 |
课程 建设 |
课程建设 |
1.制定全校课程建设规划和阶段性实施计划; 2.负责校级一流课程(精品课程)建设的立项评审、检查和验收; 3.组织省级及以上一流课程(精品课程)建设立项的评审和推荐; 4.总结和推广课程建设经验; 5.根据相关规定管理课程建设经费。 |
1.按照学校要求分层次进行合格课程、精品课程建设; 2.组织校级及以上一流课程(精品课程)建设的申报、推荐、建设等工作; 3.具体落实课程建设的各项内容; 4.做好课程建设的检查、评估内容; 5.整理和管理课程建设的相关材料。 |
教材建设 |
1.制定学校教材建设规划、教材选用制度和教材编写计划; 2.负责教材建设经费预算、拨发及管理; 3.组织教材编写和优秀教材的评选、推荐工作; 4.审批和编印教学辅助材料; 5.汇总学期教材使用计划。 |
1.提出本学院教材的选用计划; 2.提出编写教材和教学辅助材料计划,批准后组织实施; 3.组织本学院的教材选用工作。 |
教学 改革 |
教学改革 与 研究 |
1.制定学校教学改革规划和实施办法; 2.组织全校性教学改革和研究活动; 3.组织校级教改立项的评审、检查、验收,并对经费进行管理; 4.总结和推广教学改革经验。 |
1.制定本学院教学改革计划、措施和办法; 2.组织开展教学和教学管理的改革; 3.组织申报校级及以上教改立项项目; 4.总结和推广教学改革经验。 |
教学成果 |
1.制定校级教学成果奖奖励办法; 2.评选和奖励校级教学成果奖; 3.组织推荐省级教学成果奖; 4.推广教学成果。 |
1.抓好教学成果培育的过程管理; 2.组织好教学成果(奖)的评审和推荐工作。 |
教学 资源 |
教学用房 |
1.统计调配全校教学用房; 2.对教学用房进行调研,提出建设规划。 |
1.根据教学和管理需要,提出教学用房申请; 2.管理和维护本学院的教学用房; 3.服从教学用房的调配。 |
教学设备 |
1.提出教学设备购置总计划和经费安排; 2.汇总教学设备购置计划,并组织论证; 3.对教学设备的使用进行评估; 4.提出教学设备调配方案。 |
1.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需求,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,提出教学设备需求计划; 2.协助做好设备验收工作,完成设备建账、入库等手续; 3.管理和维护教学设备,并做好使用和维修记录; 4.办理教学仪器设备出借、调拨、报废、报失申报工作; 5.协助做好大型精密仪器设备采购论证工作。 |